【青春名人堂】從路邊攤到電商平台:三光五月桃的故事

十年前,在桃113線旁,通往爺亨部落的路邊攤上,陳惠陵頂著五月的陽光,看著辛苦種出的嬌豔水蜜桃在路邊攤上逐漸暗沉,一年的辛勞也即將宣告化為泡影。

聯合報 今日登場/須文蔚

甜美的水蜜桃因為沒有通路,或是不願給盤商低價收購,腐爛在果園的也不在少數。陳惠陵知道,收攤後,又是到山下打工,過著遠離家鄉的貧苦日子。

但陳惠陵沒有料到,因為付不起健保費,拖延治療,一場急病,上帝帶走了女兒。傷心欲絕的母親就連帶孩子回家的喪葬費都湊不齊,勉強借到車,四處張羅冰塊,鋪在座椅上,倉皇返鄉。

部落裡每個家庭都有傷心事,但陳惠陵希望脫離貧窮的決心,比任何人都強。所以當真理大學的李沿儒老師邀請她工作,為三光數位機會中心擔任駐點人員時,她答應了。

剛開始,部落的族人並不理解新科技,不相信透過網站可以把桃子賣給遠方不認識的人。陳惠陵笑著說,山上交通不便,如果盤商沒有來收購,滿地的五月桃放在家裡吃,甚至給雞、鴨吃,族人也寧可去擺攤或農忙,根本不想來上資訊課。

李沿儒告訴陳惠陵要改變現況,就一定要打造部落品牌,自產自銷五月桃,如果網路資訊課程有點難,那就先從新聞採訪、名片設計與包裝改進開始,讓部落裡的果農一起說自己的故事,每個農民有一張自己設計的名片,並且思考產品盒裝與運送的方法,打響三光五月桃的名號。

第一年的包裝設計就出了一些小問題,希望走環保風,讓消費者可以不用提袋,直接手提產品。陳惠陵指出,沒考慮到宅配時要能夠承受重量的壓擠,出貨後就接到了一些抱怨。

可是陳惠陵並不氣餒,到處拜託族人來上課,題目愈來愈專業,社群網站、網路行銷、電商平台等課程,一一開設。三光國小總務主任陳國基也積極投入創意研發的工作,他建議盒子裡加裝氣泡墊,可以保護嬌貴的桃子,而且透過討論與研究,每盒三光五月桃也都印上流水編號,註記水蜜桃的履歷,讓消費者清楚知道種植的農民與農場,增強農民的責任感。

在大夥群策群力下,感動了許多企業與團體,團購支持這批以友善農法種植的桃子。2014年,三光五月桃首度破萬盒,這麼好的銷售成績讓陳惠陵意外,她說

原本以為電商平台只是多一個銷售管道,沒有想到力量這麼強大。

其實李沿儒早就看到電商行銷的潛力,他希望帶給學員的不僅於此,還有更有系統的課程、更適合部落的合作社經營模式,以及更有故事的行銷手法,這些都默默在部落裡埋下種子。

三光數位機會中心開始籌備合作社,讓看見希望與機會的果農,慢慢靠攏起來。陳惠陵指出,大家意見分歧,眾人有很多疑問,就不停開會討論,慢慢讓大家願意加入合作社。而想要參與合作社的農民,都必須先到學校修資訊課程,也一改過去招生困難的窘境。

族人一起學習謝卡製作、影像記錄與微電影拍攝,以生命故事感動消費者,成為一門新的功課。2015年,改編自陳惠陵生命故事的微電影《遲來的日光》,推出後感動了許多人,李沿儒說

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,看過的都落淚,也都願意購買。」當年的五月桃銷售上看兩萬五千盒,證實了故事行銷的威力。

寒冬過去,五月桃又快到了盛產期,陳惠陵說,每一盒水蜜桃裡都會有一張謝卡,說出農人種植的誠意,謝謝購買的朋友們。是啊!謝謝素未謀面的消費者,讓果農從路邊攤到電商平台,改善了族人的生活,也讓孩子充滿了希望。

原文報導連結